还有这么多上海裁判员亮相亚冬会!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本届亚冬会设有6个大项、64个小项,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亚冬会备受国人瞩目。

8名上海市注册裁判员亮相本届亚冬会赛场,参与短道速滑、冰球、冰壶、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五个项目的执裁工作。曾服务过北京冬奥会的他们,再次经过层层选拔,亮相在亚冬会赛场。

1
边维华(右)
曾四次执裁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边维华在本届亚冬会中担任短道速滑检录及副裁判长。他表示:
服务好运动员,维持好秩序,让赛场井井有条就是非常开心的事。

2
刘仁
在亚冬会担任男子冰球官方记录员的刘仁则是刚刚结束世界冰球锦标赛执裁就赶到亚冬会的赛场。
在亚冬会上担任裁判员,我深感荣幸之至,能够在冬奥会后再次参与到这样一项综合性赛事中。这无疑是对全方位工作能力的一次全新考验。既要高效管理裁判团队,又要与各部门及场内裁判保持顺畅的沟通,确保比赛顺利进行。此次参赛,我见证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蓬勃发展,以及冰球水平的稳步提升。
比赛中,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国际统计系统和记录系统,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系统,显著提升了数据统计的全面性与重要性,为球队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在亚冬会的裁判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国际体育赛事的严谨性与专业性。作为裁判员,我们不仅要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还要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规则和技术要求。
此外,我认识到裁判工作不只是规则执行,更是对运动员精神的呵护和对体育道德的传播。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交流中,我拓宽了国际视野,这对我的未来裁判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裁判团队内部的默契配合,才能保障比赛的流畅进行。
这段经历让我坚信,体育赛事是沟通不同文化和人群的桥梁,而我们裁判员,则是这座桥梁的忠实守护者。

3
殷姗姗
殷姗姗在北京冬奥会就担任了冰球的宣告员,在亚冬会再次走上这个岗位,她认为:
冰球是亚冬会第一个开赛的项目,赛程长且紧凑,从测试赛开始就聚焦了大量关注,在和团队较短的磨合时间后,备受瞩目的首个比赛日顺利完成,并且获得了各方较高评价。在之后每一天的比赛中,都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和赛事经验,第一次在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中担任英文宣告,都是全新的体验。

4
王珏
王珏在冰壶项目担任国际技术官员,是执场裁判员,负责比赛场上争议处理、违规判罚、规则解释、测量等工作,同时需要协助团队完成各项赛事程序性工作,以确保比赛顺利有序进行。
很感谢国家、上海的培养和领导的支持,让我能够有机会再一次踏上国际综合性赛事的舞台。因为之前有冬奥会的执裁经历,在同样的岗位上能更驾轻就熟一些,除了执裁工作也更多地学会享受比赛过程,加强交流。这次看到很多亚洲队伍来参赛,有的才新开展冰壶项目不足一年,看到他们在赛场上积极学习、努力拼搏、不言放弃的精神,挺感动的。当然也是因为新,对于执场裁判来说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赛时程序引导和规则解释的工作,也增加了自己更好地发挥自身业务能力,为赛事做好服务保障的决心。

5
李凌姝
亚冬会冰壶国际技术官员、副计时长李凌姝在整个亚冬会工作期间,时刻保持专注,管理全部五个计时台和所有计时员,是冰壶比赛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此次亚冬会裁判员,尤其是国际技术官员(ITO)和副计时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但也收获颇丰。能够再次站在国际赛事的舞台上,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从北京冬奥会到此次亚冬会,我见证了中国冰壶裁判在国际舞台上的每次成长与进步。每一次执裁,都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为了更好进行亚冬会执裁,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我在赛前会随身都会带着一个小本子,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画,而且还有英文的抄写。这是为了更顺畅地和国际裁判交流,提高我的工作效率,这个小本子是双语记录的。里面有计时系统的每一步操作要领,包括怎么启动,以及每场比赛必须提醒计时员做什么。我还要看他们完成怎样,以及突发情况如何解决等。

6
褚易
褚易在亚冬会中担任国内技术官员,承担冰壶计时裁判,他在亚冬会前努力钻研业务学习规则。
很荣幸能够参加哈尔滨亚冬会的执裁工作,深感身上责任重大,比赛中我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公平公正的执裁,服务好每场赛事及每个运动员。

7
董文玲(左三 )
作为冰雪运动“南展东进西扩”的“桥头堡”之上海,在雪上项目也涌现了不少裁判员。担任自由式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大跳台、自由式坡面障碍技巧三个项目国际技术官员ITO评分裁判的董文玲说:
在评分过程中对于国际雪联的规则把控和评分尺度还是比较有信心。这几项比赛虽然起步较晚,但经历了近十年国内赛事的积累,从运动员水平到裁判团队水准都已接轨国际雪联标准。
为了更好的在亚冬会执裁,我提前了解亚冬会几个执裁项目参赛队伍基本情况。参加每年一次的国际雪联培训班,以充分获取国际执裁最新变更规则,了解运动发展趋势和执裁尺度。

8
李有强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体育文化》课程教授李有强在亚冬会中担任冬季两项的裁判员,负责场地起点和终点,主要指导志愿者为参赛运动员的起终点提供服装器械转运服务,引导运动员进行检录和进入出发赛道,同时还参与了起终点场地设计、布置。
近年来,上海市不断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拥有短道速滑、冰壶、冰球、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注册裁判员200余人,为上海市冰雪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人才保障,致力于为中国冰雪事业发展贡献“上海力量”。

申城冰雪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赛事信息。